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恶意
-
新商标法“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注册”,该如何准确界定?
2019年4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修改条款自2019年11月1日起施行。 其中,第四条增加内容:“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申请,应当予以驳回。” 这一条款的修改引起广泛的争议:如何认定“以使用为目的”以及“恶意”这两个主观条件?以预防为目的申请的防御商标是否属于“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申请”? 一 “不以
发布时间:2019.04.29 -
2017年安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例
的知名度以及美晨公司使用“江毛水饺”商业标识的合理性等因素,认定徐亮林的行为构成恶意抢注,其对美晨公司的诉讼行为构成权利滥用。该案的审理依法维护了安庆市知名商标“江毛水饺”的品牌利益,打击了恶意抢注等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案例八:傅敏诉中国文联出版社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基本案情 傅敏诉称:1981年8月,《傅雷家书》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发行。三十六年来,经不断发掘整理、丰富
发布时间:2018.04.28 -
以“叫个鸭子及图”案为例 探讨“不良影响”条款中的主观动机
人的主观状态。公序良俗原则的特殊性决定了以其评价民事行为时不问当事人的主观意愿。作为《商标法》中公序良俗原则的体现,适用“不良影响”条款时,亦应予以遵循。所以,在判断商标标志是否“有其他不良影响”时不以商标注册申请是否具有主观恶意为要件,即使当事人能够证明其基于自身知识水平、法律意 识、社会心理等因素,并无注册的恶意,亦不能作为该条款适用的例外予以准许[6]。“MLGB” 案即体现了上述观点。在该案中
发布时间:2018.06.25 -
《商标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以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的理解与适用
“以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作为商标无效的情形之一被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下称《商标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中,用以规制商标注册人除欺骗手段以外的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该条款随着《商标法》立法的修订而沿革,内涵较为复杂,尤其在《商标法》第四条第一款中增加“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规定后,如何在司法实践中立足于现行《商标法》对二者准确理解和区分适用,成为实务中的争议热点。近日,北京
发布时间:2024.11.15 -
李明德:两大法系背景下的商标保护制度
注册的,则应当撤销注册,并且禁止使用。又据规定,如果相关的商标已经为他人注册和使用,驰名商标的所有人可以在5年内提出撤销注册和禁止使用的请求。如果是恶意注册和恶意使用,则提出撤销注册和禁止使用的期间,不限于5年。显然,对于未注册驰名商标提供保护,禁止他人的注册和使用,反映了侵权责任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于未注册商标的保护。同样,对于驰名商标的认定,或者具有一定影响力商标的认定,也反映了英美法系关于商标权
发布时间:2021.08.18 -
USTR关于中国履行WTO承诺情况的报告——知识产权部分
规定导致中国观众无法在获得版权许可的情况下利用流媒体在线平台观看外国的电视节目,因此给提供合法内容的企业造成了干扰。 2016年11月举行的JCCT会议上,中国同意积极推动电子商务相关立法、加强对在线侵权和造假进行监管,并同意与美国一起探索加强在线执法能力的新方法。 问题三:商标恶意抢注 美国公司在中国面临许多商标挑战,例如未授权方“抢注”外国公司的名称、设计、商标和域名,将其他公司的商标注册为
发布时间:2017.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