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立体商标
-
迪奥“j’adore(真我)”立体商标申请驳回复审行政纠纷案判决书
尔公司主张申请商标为三维立体和指定颜色的商标,商标局和商标评审委员会在商标档案中错误地将申请商标记录为未指定颜色的普通商标,属于重要事实漏审。另外,迪奥尔公司主张第13584号决定未对其在复审阶段提交的申请商标使用证据进行评述,属于程序错误,存在漏审。 原审法院另查,在迪奥尔公司提交的《驳回商标注册申请复审申请书》中,并未明确将商标局忽略申请商标为三维立体和指定颜色商标这一重要事实作为复审申请理由。 北京
发布时间:2017.06.20 -
迪奥尔公司立体商标国际注册行政纠纷案再审行政判决书
三维立体商标,迪奥尔公司已在驳回复审程序中向商标评审委员会补交了该立体商标的三面视图,但其未予评述,属于漏审。(二)申请商标设计独特,具有较强的显著性,并非指定使用商品的通用或者常用包装物,特别是申请商标中含有显著的文字部分“j’adore”,使用在指定商品上完全可以区分商品来源,不会造成相关公众的混淆误认。(三)申请商标通过迪奥尔公司长期和广泛的推广和使用,在实际使用中也已经获得了更强的显著性。 一审
发布时间:2019.04.26 -
商品包装类三维标志显著性的司法认定
要旨:判断商品包装类三维标志是否具有固有显著性,应当遵循整体判断原则,并考虑与指定使用商品的关联性强弱、是否属于指定使用商品的包装通用或常用立体形状、是否容易被相关公众认知为商品包装而非商标标志等因素,最终以其是否能够发挥区分商品来源的作用为判断标准。判断商品包装类三维标志是否经使用获得显著性,应当综合审查商标申请人提交的使用证据,以其在指定使用商品上的使用已实际发挥了区分商品来源的作用,使得
发布时间:2023.07.05 -
《商标审查及审理标准》(修订版) 权威解读
商标注册的可视性要求,明确规定声音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为我国受理新型商标的申请打开了法律之门。从早期的招牌、字号,到现在的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商标的内涵不断丰富,不断与国际接轨,这将有利于企业的创新发展。随着科技能力及商标实践的发展,待时机成熟时,我国还将陆续开放受理其他类型的新型商标。 目前国际上通常将立体商标(三维商标)、颜色商标、声音商标、动作商标
发布时间:2017.04.18 -
立体商标的保护及侵权判定问题
(作者 | 高静 原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法官) 【要旨】 在确认不侵犯立体商标案件中,判定被诉侵权产品与商标权人的注册商标是否相近似,应当综合考虑两者是否属于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三维标志的形状、外观等构成要素是否近似,以及注册商标的显著性及知名度如何,还应当考虑两者与各自使用商品的关联程度,并以一般消费者是否造成混淆误认作为构成近似之要件。 【案情】 味事达公司(前身为开平县酱料
发布时间:2017.03.08 -
立体商标的保护及侵权判定问题
(作者 | 高静 原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法官) 【要旨】 在确认不侵犯立体商标案件中,判定被诉侵权产品与商标权人的注册商标是否相近似,应当综合考虑两者是否属于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三维标志的形状、外观等构成要素是否近似,以及注册商标的显著性及知名度如何,还应当考虑两者与各自使用商品的关联程度,并以一般消费者是否造成混淆误认作为构成近似之要件。 【案情】 味事达公司(前身为开平县酱料
发布时间:2017.03.08 -
英国知识产权快讯 (2016年2月)
到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力挺的环保型出租汽车Metrocab得以在今年年底大规模投放市场。 就在不久之前Arnold大法官曾在雀巢诉吉百利(Nestle v Cadbury)②一案中判决KitKat巧克力立体商标不具备显著性。从这两个案子可以看出立体商标的认定仍然呈现艰苦奋斗的爬坡之势。 预计英国可以在2016年年底之前走完国会的程序后加入海牙体系,再经过本国次级立法程序后即可实施。 英国企业支持政府
发布时间:2016.02.19 -
平面图形注册商标不宜成为商品外观保护的适当途径
摘要:对立体商标注册的显著性和非功能性要求,往往成为获准注册的障碍。但是,将商品外观申请注册为平面图形商标后,有的权利人试图依据其平面图形商标来禁止他人的立体化使用。在这样的侵权纠纷案中,法院往往在判断被告行为“是否构成商标的使用”时,实际上分析了立体化的商品外观是否已经通过使用成为立体商标的问题。法院以涉案商标是否具有知名度来分析被告行为是否构成侵权,本质上依然是考虑了涉案商标经过立体化使用
发布时间:2021.08.05